WFU

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

你不是馬友友!

作者:蘇炯睿 (Daniel Chiung Jui Su, MD, RMSK)



馬友友最近出了第三次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全集,買來聽,感嘆之餘,想起最近的一些看診情形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在我小學的某個時候,猶記得那時候我的偶像是馬友友,房間裡掛著他的大幅海報。

那時應該是練 Cello Suite No. 3, Bourree I and II. 那時不像現在,有眾多的版本可以比較,手邊有的大概就是 Janos Starker 跟 Yo-yo ma 的版本。我很喜歡 Yo-yo ma 行雲流水的感覺,因此在練了幾次 Bourree 之後,某一次上課,我便依照我聽 Yo-yo Ma 的拉法來拉。

“你為什麼這樣拉?” 老師問
“我聽馬友友這樣拉啊! “ 我回答
“你不是馬友友! “ 老師回答


你不是馬友友!


這句話我聽在心裡,不是滋味,多年後我也知道老師的意思,但卻在最近有了新的體悟。


模仿可載舟也可覆舟



在門診,當與求診的音樂家在做完檢查,問完受傷過程,表演完樂器,進行討論時,常會遇到的一個癥結點:

“可是那個誰誰誰這樣拉,他就沒事”
“可是某個大師說這樣琴聲會更出來”

範圍從肩墊的有無,高低,指法的運用,右臂持弓的角度,到 clarinet 或 oboe 晃動樂器的方式。

這時候我總會問肩墊的,那你的脖子有跟那大師一樣嗎?你的脖子這麼長,一定會用力夾琴,肩頸當然會酸痛麻落枕不會好

指法這樣用,你的手沒這麼大,掌距不夠寬,硬是要這樣撐,手掌的拱形扁掉,當然會拉傷。

別人練六小時,所以我要練八小時。突然增加練琴時間,身體卻趕不上你的意志力。

所以,微調再微調,依照身體的版型,在一樣的大原則下,慢慢調整出屬於自己的姿勢,音色是我們在門診做的最後一步。

音樂家要避免受傷,必須嘗試在這三個中間找一個平衡點: 

1. 合乎曲子的音色 
2. 你想要表達的音樂
3. 你的身體喜歡且可以不受傷的姿勢


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模仿對象,許久以前,曾有一位學生換了跟 Rostropovich 一樣的 end pin, 被他的老師糾正。

這個學生,叫做馬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