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

治療後,音樂家如何重回顛峰 (Return to play)

作者:蘇炯睿 (Daniel Chiung Jui Su, MD, RMSK, CIPS)




案例一:因為慢性的肩頸受傷,旅外的小提琴家在國際大賽前一週,狀況惡化無法舉起手臂,比賽結果不如預期,趕緊買機票回台接受治療。

案例二:音樂系中提琴手,因為肩膀的嚴重疼痛,已自學校休學一年,仍不見改善,因此前來就診。

案例三:音樂系大提琴手,經歷了嚴重車禍,無法拉琴超過十分鐘,接受許多治療仍無改善,甚至被宣判永遠無法拉琴,前來就診。

在經歷過音樂家特別門診,我們做了包括超音波檢查,姿勢調整,再生治療於受損的筋膜/韌帶/肌腱/肌肉/神經,甚至還有表面肌電圖的訓練,一到三個月後,傷痛已大幅降低,接下來,要如何返回巔峰,繼續前行?

這篇,是蘇醫師寫給勇敢的音樂家們,在接受完治療後,要如何重返舞台,重新站在舞台燈之下,享受燈光的熱度。

有聽過演講的對這張圖不會陌生,以下我們一一解說。



姿勢



受傷後,姿勢只能比以前更好,才不會再次受傷。大家受傷通常是本來的姿勢與身體組織已經無法負擔加重的曲目。


所以,在門診跟您建議的姿勢或復健動作,要持續練習,若有不確定的,可以每兩個月寄 email 到蘇醫師的信箱,來確認現有的姿勢是 ok 的。


樂器



樂器的順不順手,自然會影響到演奏的容易度。在重新握起手上的樂器時,要非常重視一開始的時候,姿勢比音色重要。先把姿勢做對,音色自然會出來。

若是按弦的問題,先嘗試最輕限度地按弦,就算沒把弦壓緊也沒關係,但要確保的是手形的正確,再慢慢的增加按壓的力道。

小提琴,中提琴的肩墊/腮拖,大提琴的 endpin,低音大提琴的高度/座椅的高度,管樂器的支撐輔具,鋼琴的座椅調整,鼓的擺放位置等等都要微調到最好。

弦樂器,最簡單讓手指練習及感覺最放鬆按弦的方式,是可以選擇較軟的琴弦。以大提琴來說,可以用 Larsen Magnacore, Arioso 這一組弦,來感受如何用最輕的力量按弦。蘇醫師最近嘗試這組弦,也發現較軟且音色偏甜為其特性,適合在小廳,室內樂,甚至樂團使用。其他樂器也有出相對應的較軟的弦來供使用。

若是右手持弓的部分,則可以跟朋友或者是琴行,多拿幾把弓感受一下不同弓會不會有差別。一般來說,弓若太硬,或太重皆容易造成受傷,音色再好都沒用。



練習方式



還記得是什麼曲目,什麼音型,什麼樣的練習,讓自己受傷的嗎?若能夠抓出這些關鍵點,就來嘗試一一擊破,但切記,不要硬練!需要的是動腦,用最聰明省力的方式去練它,慢慢來!

治療完後的練琴,練習時間的增加是有規則的。

下圖為一個來找我前因為久傷已經一年無法拉琴,治療後重新要開始練琴的時間表,可以給大家參考。每個人的時間表會不同,但大原則是:先增加練習的頻率,再增加練習的時間。一開始,以“少量多餐”為原則。可以上午,下午,晚上分開練習,比一次練一個長時段來得好。

 


需要知道的是,大家的 Day 1 都不同,最短兩天後就開始最長一個月才開始,且每個人的基準點也不同,若是本來就可以拉一個小時,則可以直接從一個小時開始增加。蘇醫師在回診時,會依照每個人的情況,來解說。


練琴前需要的是暖身,不是拉筋!


練琴前拉筋,會將肌肉的反應速度及能力下降,反而易受傷,因此需要的是動態的暖身。
練琴後要拉筋,將收縮的肌肉放鬆!


生活習慣,營養,情緒


養成良好的休息習慣,睡眠習慣,是身體修復的不二法則。

在做完再生療法的治療後,受損的組織需要養分來生長。因此,蛋白質的攝取,維他命 B 跟維他命 C 都要補充,尤其是注射完的三個月內。

情緒方面,可以多看一些冥想的書,讓自己在身心靈方面提升。想想這次的受傷帶給自己怎樣的經驗。


筋膜 韌帶 肌肉 神經


在治療過後,筋膜/韌帶/肌肉,約需要 1.5 個月能夠達到較穩定的狀態,因此,在這段時間內,還是要避免過於激烈的練琴,或搬重物等等。肌肉的平衡也需要在治療後 1.5 個月之後慢慢加上去,但不是做重訓,而是做蘇醫師在門診特別教的針對妳/你的樂器需求所做之運動。

若本來有神經麻的狀況,較嚴重的,則需要到“月”才會慢慢修復。

蘇醫師針對嚴重的神經受損,研發出新穎的治療方式,發表在 國際期刊 Diagnostics

 


在人生的樂章中,無常是常態。
在漫長的休止符之後,讓我們慢慢 accel., 回到Tempo Primo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