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

學齡舞者,最需要面對的關卡!

作者:蘇炯睿 (Daniel Chiung Jui Su, MD, RMSK, CIPS)


醫師,小孩子覺得筋越來越緊,尤其是大腿後側及後背的位置。 
醫師,小孩子本來下腰跟做 Develope 很輕鬆,最近一年角度越來越小 
醫師,小孩子最近開始抱怨腰部痠痛,無法練超過一個小時,怎麼拉筋都沒用 

在門診,遇到舞蹈班的學生們,除了是因為受傷的原因來的,很大一部分,在於孩子及父母發現身體能夠延展的角度越來越小。 

本來很輕鬆的動作,突然在不知不覺一年之間,變得有些費力。 

在台灣的舞蹈班環境中,時間總是被排得滿滿的,各種舞蹈課程輪番上陣。新的技巧,難度更高的技巧也一直被教導。 

但在此同時,在外表之下,有一件事情也一直在發生,那就是身體與心理的成長。 

小舞者們看的是她的老師,她的同學,家長及社會對於舞者的期待,還有腦海中浮現的自己認為好的舞姿與技巧。 



大抵來說,男生的發育會在11~15歲,女生會在 9~13 歲。 但在舞者,發育會約略晚兩歲,所以男生會在13~17歲,女生在11~15歲。也就是會落在小學四年級到國中三年級這個區段,這個階段,打好基礎,之後的發展延伸就會越來越簡單,反之,則是困難重重。 


快速成長期是最容易受傷的時間 


快速成長期就是在身高及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(Peak Height/Weight Velocity)。而身高的快速成長期會先於體重的快速成長期約六個月。 

在這段期間,骨頭的成長會快於肌肉,肌腱,韌帶等結構,造成年幼舞者們的身體變硬,延展性變差,本來很簡單的 Split, Developpe 突然變得很困難。這時候,求好心切的小孩,再加上外界給的壓力,增量的訓練,就容易造成各式各樣的肌肉撕裂傷,肌腱拉傷,韌帶撕裂傷。 

身高,體重在小四以上要每三個月紀錄一次,發現小孩子在抽高的速度變快時,要特別注意練舞完的放鬆,並個別抓出局部較緊的肌肉加以放鬆,同時要找出肌肉/筋膜失衡的部分,加以訓練。我們需要的筋膜是有彈性的,而不是像口香糖一樣,越按越硬。 


短暫必須花比以前更多的力量


在表演及練習上,因為身高及四肢加長且加重,孩子需要花比以前更多的力量(多 30%) 來完成本來的動作,直到肌肉力量增加,身體的協調及平衡,柔軟度重新跟上。 

在這段時間,因為身體的協調及本體感覺與成長前不同,建議在練習時,要更常使用鏡子來做視覺回饋。老師及家長,必須要有耐心的帶領小孩子度過這兩年的時間。 


心理層面 


另一方面,這一段成長的時間,因為體重增加,性徵開始發育,這些身體的改變,都會與小孩子心裡所想的 “瘦高型的芭蕾舞者” 的目標對象不同,而產生心理的排斥,想要回到青春期之前較纖瘦的體態。 


初經及穩定的月經對於骨頭的成長很重要! 


以女舞者而言,初經的到來很重要。時間通常在快速成長期開始之後的六個月到十二個月之後到來。 

研究指出,受傷的舞者,其初經較不受傷的舞者來得晚六個月,且有較高機率的月經不規則或次發性無月經症(曾有過月經,但超過六個月無月經)。 

短期而言,骨頭的茁壯失敗易造成舞者們在練習反覆動作,如 Pointe, Pirouette, Pique, Saute 時,容易造成腳部的壓力性骨折,此類骨折於舞者較常見於腳掌的中央部位,但也可能在小腿之脛骨或腰椎。 


利用超音波檢查,及早發現壓力性骨折


小的壓力性骨折,在X光有時照不出來,但是小孩子練久了會一直喊痛,可以用超音波檢查抓出來並加以保護與治療,增進骨頭修復的速度。 


快速成長期,營養很重要 


舞者在快速成長期,因為想要回到青春期前的體態,會故意吃的更少,反而會抑制骨頭與肌肉的強度,造成日後的受傷。 


避免 4 C 


一般建議,在成長期,女舞者一天需要2500卡路里,男舞者一天需要3500卡路里。並且要避免4C: Coffee, Chocolate, Cigarettes, Coke. 也就是咖啡,巧克力,煙,含糖飲料。 

在門診中,不乏常有學齡的舞者由父母親帶來,或是受傷,或是表現遇到瓶頸,抽絲剝繭後,與上述這些敘述通常脫不了關係。更詳細的檢查,則是需要在門診中診治,才能夠得到答案。 

什麼時候可以 Pointe? 



最後,這個年紀也是在剛開始要 pointe 的年紀,什麼時候可以開始,需視每個小孩肌肉強度,耐力,協調性的訓練為主。一般來說,至少要四年的訓練,年紀至少要10到12歲以上。 

筆者蘇醫師在澳洲受訓舞者醫學時,那邊的教授特別強調,每個國家的訓練/挑選系統不同,俄派的訓練因為從小就嚴格挑選身材,因此可以較小年紀就開始,美國或台灣的篩選則是較為鬆,因此時間上會建議較晚。


Everyone has a role! 


學齡舞者,身體上在快速成長期,心理上更加成熟找尋定位,已經負擔極大壓力。蘇醫師相信,在學齡舞者的環境上,當大家對於上述這些外在與內在的改變有更多了解,並在問題出現時及早就醫,將可大量減少舞者們的受傷甚至是停止練舞。


No Pain " Is " Gain. 




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

治療後,音樂家如何重回顛峰 (Return to play)

作者:蘇炯睿 (Daniel Chiung Jui Su, MD, RMSK, CIPS)




案例一:因為慢性的肩頸受傷,旅外的小提琴家在國際大賽前一週,狀況惡化無法舉起手臂,比賽結果不如預期,趕緊買機票回台接受治療。

案例二:音樂系中提琴手,因為肩膀的嚴重疼痛,已自學校休學一年,仍不見改善,因此前來就診。

案例三:音樂系大提琴手,經歷了嚴重車禍,無法拉琴超過十分鐘,接受許多治療仍無改善,甚至被宣判永遠無法拉琴,前來就診。

在經歷過音樂家特別門診,我們做了包括超音波檢查,姿勢調整,再生治療於受損的筋膜/韌帶/肌腱/肌肉/神經,甚至還有表面肌電圖的訓練,一到三個月後,傷痛已大幅降低,接下來,要如何返回巔峰,繼續前行?

這篇,是蘇醫師寫給勇敢的音樂家們,在接受完治療後,要如何重返舞台,重新站在舞台燈之下,享受燈光的熱度。

有聽過演講的對這張圖不會陌生,以下我們一一解說。



姿勢



受傷後,姿勢只能比以前更好,才不會再次受傷。大家受傷通常是本來的姿勢與身體組織已經無法負擔加重的曲目。


所以,在門診跟您建議的姿勢或復健動作,要持續練習,若有不確定的,可以每兩個月寄 email 到蘇醫師的信箱,來確認現有的姿勢是 ok 的。


樂器



樂器的順不順手,自然會影響到演奏的容易度。在重新握起手上的樂器時,要非常重視一開始的時候,姿勢比音色重要。先把姿勢做對,音色自然會出來。

若是按弦的問題,先嘗試最輕限度地按弦,就算沒把弦壓緊也沒關係,但要確保的是手形的正確,再慢慢的增加按壓的力道。

小提琴,中提琴的肩墊/腮拖,大提琴的 endpin,低音大提琴的高度/座椅的高度,管樂器的支撐輔具,鋼琴的座椅調整,鼓的擺放位置等等都要微調到最好。

弦樂器,最簡單讓手指練習及感覺最放鬆按弦的方式,是可以選擇較軟的琴弦。以大提琴來說,可以用 Larsen Magnacore, Arioso 這一組弦,來感受如何用最輕的力量按弦。蘇醫師最近嘗試這組弦,也發現較軟且音色偏甜為其特性,適合在小廳,室內樂,甚至樂團使用。其他樂器也有出相對應的較軟的弦來供使用。

若是右手持弓的部分,則可以跟朋友或者是琴行,多拿幾把弓感受一下不同弓會不會有差別。一般來說,弓若太硬,或太重皆容易造成受傷,音色再好都沒用。



練習方式



還記得是什麼曲目,什麼音型,什麼樣的練習,讓自己受傷的嗎?若能夠抓出這些關鍵點,就來嘗試一一擊破,但切記,不要硬練!需要的是動腦,用最聰明省力的方式去練它,慢慢來!

治療完後的練琴,練習時間的增加是有規則的。

下圖為一個來找我前因為久傷已經一年無法拉琴,治療後重新要開始練琴的時間表,可以給大家參考。每個人的時間表會不同,但大原則是:先增加練習的頻率,再增加練習的時間。一開始,以“少量多餐”為原則。可以上午,下午,晚上分開練習,比一次練一個長時段來得好。

 


需要知道的是,大家的 Day 1 都不同,最短兩天後就開始最長一個月才開始,且每個人的基準點也不同,若是本來就可以拉一個小時,則可以直接從一個小時開始增加。蘇醫師在回診時,會依照每個人的情況,來解說。


練琴前需要的是暖身,不是拉筋!


練琴前拉筋,會將肌肉的反應速度及能力下降,反而易受傷,因此需要的是動態的暖身。
練琴後要拉筋,將收縮的肌肉放鬆!


生活習慣,營養,情緒


養成良好的休息習慣,睡眠習慣,是身體修復的不二法則。

在做完再生療法的治療後,受損的組織需要養分來生長。因此,蛋白質的攝取,維他命 B 跟維他命 C 都要補充,尤其是注射完的三個月內。

情緒方面,可以多看一些冥想的書,讓自己在身心靈方面提升。想想這次的受傷帶給自己怎樣的經驗。


筋膜 韌帶 肌肉 神經


在治療過後,筋膜/韌帶/肌肉,約需要 1.5 個月能夠達到較穩定的狀態,因此,在這段時間內,還是要避免過於激烈的練琴,或搬重物等等。肌肉的平衡也需要在治療後 1.5 個月之後慢慢加上去,但不是做重訓,而是做蘇醫師在門診特別教的針對妳/你的樂器需求所做之運動。

若本來有神經麻的狀況,較嚴重的,則需要到“月”才會慢慢修復。

蘇醫師針對嚴重的神經受損,研發出新穎的治療方式,發表在 國際期刊 Diagnostics

 


在人生的樂章中,無常是常態。
在漫長的休止符之後,讓我們慢慢 accel., 回到Tempo Primo.